高科技集装箱活动房屋之集装箱数据中心

集装箱式数据中心是指将服务器、存储、网络设备、制冷设备、电源设备一股脑集中到集装箱里面,这就打造成一种全新的类型——集装箱式数据中心。

集装箱式数据中心的概念最早源于Sun在2006年10月提出的“黑盒子计划”,构想是将数据中心的主要组件,包括计算机硬件、供电和冷却设备等全部放到一个标准集装箱中。这样的设计带来很多优势:易搬运、低成本、建设速度快,并且不必受场地限制,利用废弃的场地,可以在短期内快速构建起一个数据中心。如今,集装箱式数据中心已经成为行业热点,Sun、IBM、HP、谷歌、SGI、思科、微软等巨头纷纷涉足,俨然成为数据中心应用的一种新趋势。

 1.1集装箱式数据中心的优缺点

    集装箱式数据中心的优缺点

集装箱式数据中心,集装箱活动房屋

低成本,易搭建

集装箱式数据中心建设与传统的数据中心建设相比,成本低,更易搭建。和具有大量空调甚至活动地板和天花板的传统数据中心相比,集装箱数据中心在设计和建造上要便宜30%。在搭建时间上,应用集装箱数据中心可以在8到12周内建立500至2500平方英尺的数据中心,建造周期远远快于传统数据中心。

低能耗

集装箱式数据中心相比传统数据中心能耗更低。集装箱数据中心采用封闭的结构,冷热通道分离,能够减少冷空气的消耗,这使得电力使用率大大提高,从而有效降低了PUE值。传统数据中心PUE往往在2~3,或者要更高,而集装箱数据中心PUE可以趋近于1,如HP的POD的PUE为1.25,思科集装箱PUE在1.05至1.25之间,SGI“冰立方”PUE可以低于1.12,相比传统数据中心,这种集装箱的模式大大提高了能效。

高扩展性

集装箱式数据中心一般采用模块化设计,用户可以根据应用的规模灵活扩展,弹性和灵活性要远远高于传统数据中心。传统数据中心在电力、空间、散热等方面的限制导致扩展能力有限,而集装箱数据中心以集装箱为基本部署模块,可以通过模块的简单叠加迅速扩大数据中心规模,更加快速灵活。正是集装箱式数据中心PUE值较低,解决了高密度数据中心建设难题,事实上高密度的集装箱式数据中心部署正是集装箱式数据中心的一大优势。

高度灵活性

集装箱式数据中心作为模块化的数据中心省却了动辄成百上千平米的机房设施,改用集装箱式的标准尺柜进行数据中心的部署和管理,并且建设的地点更加灵活,室内室外均可安装调试。更为重要的是,数据中心可以进行移动部署,由于集装箱是标准尺柜,人们可以通过集装箱大货车灵活机动调配数据中心,随时满足用户需要,并及时提供灾备和业务扩容服务。

耐用性较差

集装箱式数据中心的设计寿命一般是十年,这对于集装箱式数据中心来说是一个短板。另外,它能在多大程度上经受时间、天气,以及运输过程中路途颠簸的考验还是个未知数。不过,就抗震性而言,厂商们给出的数据基本上都是抗6~7级地震,但市场上还鲜有用户对这一数据进行证实。

升级、替换困难

由于目前集装箱式数据中心的生产没有清晰的、一致认可的标准,导致目前市场上集装箱数据中心的“封闭”现象。各家的数据中心往往只能采用自家的产品,限制了用户的升级和设备的替换。而且集装箱数据中心的一般设计寿命为10年,那么十年之后能否改造升级也是一个未知数。这对于集装箱式数据中心的市场推广使用来说是一大障碍。

1.2集装箱式数据中心的使用情况

从使用上来看,目前主要分为三类厂商。

第一类是开发自用型的厂商,代表厂商是谷歌。为了满足应用的需求,Google习惯自己设计和开发服务器、存储系统等。从2005年开始,谷歌就在数据中心里采用了集装箱式设计,每个集装箱能容纳1160台服务器。不过,谷歌的集装箱式数据中心是自用的,缺乏通用性。

第二类厂商是提供集装箱式数据中心综合解决方案的网络设备商,包括IBM,HP,SGI,华为赛门铁克等,虽然不同厂商提供的产品规格不尽相同,但是基本上都提供标准的40英尺集装箱式数据中心和20英尺集装箱式数据中心。这类厂商是集装箱式数据中心市场的核心力量,在集装箱式数据中心的发展中起着主要推动作用。

第三类厂商是以世纪互联、云立方科技为代表的数据中心服务提供商。便于移动、即插即用的集装箱数据中心对于提供灵活的数据中心外包服务来说是如虎添翼。世纪互联集装箱数据中心采用“湿租模式”(即除了提供集装箱数据中心产品外,同时也提供运维团队的整体外包服务),从而降低了数据中心外包服务的门槛。得益于集装箱式数据中心,IDC服务商在服务模式上实现创新。

集装箱式数据中心,集装箱活动房屋

传统数据中心与集装箱式数据中心对比

目前用户的观望态度还是很明显,尤其是对集装式数据中心安全性的担忧。对更多数用户来说,更改现有的数据中心架构并不简单,这种新的应用模式,还需要市场的进一步考验。

转载请注明:集装箱房屋网

编辑:

相关文档